策劃/謝中良 董介
執(zhí)行/株洲晚報融媒體記者 董介 通訊員/朱如亞
株洲的夜市有很多,但對于“夜宵族”來說,賀家土夜宵美食街是個特別的存在。
【資料圖】
有的人第一次來吃夜宵就愛上了這里,有的人專門從河西跑到河東去吃,還有人把這里當作老同學聚會的首選地。
對他們來說,賀家土不僅代表了株洲最高水平的夜宵美味,還有最濃郁、最留戀的煙火氣。
毛先生常去的“老幺雞愛上跳跳蛙”夜宵店。記者劉震 攝
去一次就被“俘虜”,成忠實迷弟
毛先生今年35歲,2001年夏天,姑姑第一次帶他去賀家土夜宵街。他說,那里是個不夜城,晚上10點多依然燈火通明,人來人往。整條街都是夜宵店,十分熱鬧。
“我從小生活在331片區(qū),很少來賀家土這邊,感覺自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,看什么都新奇。”毛先生笑道。
當時,跳跳蛙、毛豆、嗦螺、炒粉被稱為“株洲夜宵四大金剛”,幾乎每桌客人必點,火爆的小龍蝦那時還排不上號。
毛先生說,當晚姑姑點了很多特色菜,其中,香辣跳跳蛙讓他胃口大開,好吃到停不下來,自己差點撐破了肚皮,直到現(xiàn)在還時不時被大家笑話。
從此以后,毛先生就與賀家土夜宵街“深度捆綁”,成為“行走的代言人”,當然,是自封的。不管是與朋友相聚,還是招待外地來的親戚,都一定要去那里。
“我最喜歡的不只是那里的美食,還有濃濃的人情味。”毛先生說,每次去吃夜宵,老板會熱情招待,還親自服務(wù),過來點菜、上酒水,對老顧客的口味掌握得一清二楚。如果客人提的意見比較好,老板還免費送啤酒。
2018年初夏,毛先生與妻子確認戀愛關(guān)系后,第一次與她的姐妹團見面,就邀請大家去賀家土吃他最愛的“老幺雞愛上跳跳蛙”。
如今,閑暇時他依然會帶著妻子,約上三五好友去賀家土“撮一頓”。
王胡子燒烤店。記者劉震 攝
從河西跑來吃夜宵,一頓吃到天亮
鄧哥的工作單位在河西,他所在的部門是上晚班。凌晨1點下班后,一群男同事經(jīng)常約著去吃夜宵。
2010年前后,河西韶山路、天倫路也開了夜宵店,逐漸聚齊了人氣。但大家去得最多的,還是河東的賀家土夜宵街。
“畢竟賀家土名氣大、歷史久,店面也集中一些,有更多的選擇?!编嚫缁貞浀?,因為經(jīng)常去,同事們跟各家店的老板都混熟了。夏天,大家喝著冰鎮(zhèn)啤酒,邊吃燒烤邊看球賽;冬天,大家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,熱鬧哄哄。
還記得2009年冬天,凌晨兩點下班了,幾個人開車去賀家土。聽說一對40歲左右的夫妻新開了一家店,大家想嘗嘗新口味。
鄧哥的同事里有一個東北人,對燒烤相當鐘情,他時常掛在口頭上的話就是“萬物皆可烤”。一行人坐下后,東北同事就“叭叭叭”點了一堆燒烤,其他人又點了菜和酒。等到上菜時,已近凌晨3點,只剩下兩桌客人。東北同事招呼老板一起喝酒吃夜宵,老板也是爽快,坐下跟大家聊了起來,留下老板娘一個人里外忙活急得跳腳,惹得一群人哄堂大笑。
幾個同事吃完后陸續(xù)回家了,但東北同事跟老板聊得實在投緣,居然一直吃到了早晨7點,天都亮了。彼時他倆越說越興奮,在擼串中稱兄道弟了。
他們的同學聚會,首選賀家土夜宵街
“我有個同學是賀家土的,大家開玩笑叫他‘土著’?!笔忻癜着空f,大概從2002年起,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學春節(jié)回株洲,就會組織同學聚會。他們的聚會地點首選賀家土夜宵街。
第一年聚會時,“土著”打座機挨個通知大家去賀家土,“先到先等”。白女士和另外幾個女同學到了賀家土夜宵街后,等了半個小時,也沒有看到其他同學的身影。
寒風把臉吹得生疼,白女士終于看到“土著”急匆匆地跑過來。
“他看我們半天沒到,所以出來找我們,還問我們怎么回事,不是說好去‘先到先等’嘛!”白女士說:“我還回他,是啊,我們不就是先到先等嘛!”
“土著”快步把他們領(lǐng)到一個店門口,指著招牌上“先到先等”四個大字。
“真是搞了個大烏龍!”回憶往事,白女士忍不住笑出了聲。她說,“先到先等”店面不大,但味道很不錯,海鮮粥是招牌菜。后來自己帶家里人也去吃過,每次都有很多人等位。
這些年,王胡子燒烤店、株洲口味蝦、九子香辣蟹、曾記三碼頭等門店,也是他們聚會常去的店。2017年到2018年,很多門店重新裝修,店面擴大了很多,用餐的體驗感更好了。
“賀家土夜市節(jié)8月18日晚8點開幕,我計劃帶孩子去逛逛。”白女士高興地說。
編輯:子一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太平洋產(chǎn)業(yè)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備案號:豫ICP備2022016495號-17 聯(lián)系郵箱:93 96 74 66 9@qq.com